互助社區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勞動用工遇到的法律問題

來源:SMEmall 閱讀次數:107 發布時間:2020-02-24 17:07:40 分享到:

 

一、復工篇

1、企業復產復工報備的條件及程序有哪些?

答:就深圳市企業而言,根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實施企業復產復工報備制度的通告》的要求,企業申請復產復工應滿足以下條件:

1)防控機制到位

企業要明確疫情防控的內部責任機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部門車間班組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

2)員工排查到位

企業要組織對每一名員工的籍貫和14天內去向進行排查。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員工建立重點監控類清單,并規勸留在當地暫不返深復工,鼓勵員工延遲返深上班;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返廠返單位員工要排查其抵深時間。按規定完善落實企業內部醫學觀察、自行隔離等措施,確保其隔離觀察14天并經體溫測量正常后方可上崗。

3)設施物資到位

企業要準備必需的防控物資,購置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企業要落實隔離場所。設置有集體宿舍的企業,要設置臨時隔離場所,安排單人單間、相對獨立房間作為疫區返崗人員臨時隔離場所;不具備條件的企業,要按照轄區街道辦事處的統一安排,確定具體的隔離觀察地點并向所在社區報備。

4)內部管理到位

企業原則上要實施封閉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本單位生產辦公場所;企業要每日對全體上班人員進行入廠、入單位前體溫檢測,在入口處使用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對所有進入企業的人員開展體溫探測,并按規定上報復產復工人員情況、重點監控類人員情況、員工健康狀況等;企業要做好場地的通風、消毒和衛生管理及隔離區管控,建立和落實復工上崗前個人防護知識全員培訓制度。

在滿足上述企業復產復工的前提條件后,深圳市內各類企業在2020年2月9日后復產復工的,應提前5日(自然日)向所在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或街道疫情防控機構報備,提交復產復工申請表、疫情防控承諾書。報備實行分級管理,員工人數300人以上(含300)的企業,向所在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員工人數300人以下的企業,向所在街道疫情防控領導機構報備。其中,建筑、交通、水務等市管建設工程項目,由施工單位統一向市有關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報備手續。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深圳市規定企業復產復工政策后期或許會有所調整,我們應密切關注。

2、企業未經批準而擅自復工的,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答:企業未經批準擅自復工的,則該單位、其相關負責人有可能面臨民事賠償責任;通報批評、行政處分、警告、罰款、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七十條的規定,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妨礙或者拒絕執行政府采取緊急措施的、拒絕執行政府有關控制疫情決定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有關單位存在未按規定采取預防措施,導致發生嚴重突發事件、未做好應急設備、設施日常維護、檢測工作,導致發生嚴重突發事件或者突發事件危害擴大等情形的,可能承擔被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并處5-20萬元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10日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規定,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3、企業可否強制要求員工披露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否為新冠病毒攜帶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等相關情況,以及有關假期所在地、返崗路線、自行隔離信息等個人信息?

答: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同時結合《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實施企業復產復工報備制度的通告》的要求中,企業復工應對員工排查到位,要組織對每一名員工的籍貫和14天內去向進行排查。所以,基于配合國家疫情防控的特定時期,為防止疫情發生及擴大,企業可向員工收集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個人信息。

二、勞動合同篇

1、企業已向應聘人員發出錄用通知書,能否以疫情防控為由取消錄用?

答:不能,錄用通知書具備要約性質,經送達應聘人員則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對企業具有約束力,企業以疫情防控為由單方面取消錄用,有違誠實信用原則,企業可能承擔締約過失的賠償責任。

2、企業是否可以拒絕錄用曾經患有新冠病毒肺炎但已被治愈的人員?

答:不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因此,對于患有新冠病毒肺炎但已被治愈的應聘人員,企業不得以其曾經患有上述傳染病為由對其拒絕錄用。

3、未復工期間,企業是否需要處理勞動合同續訂事宜?

答:需要處理,企業可以先行通過電子郵件、電話錄音、視頻會議等方式完成與員工的勞動合同的續訂事宜。

4、如員工與確診的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病毒攜帶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后,拒絕醫學隔離觀察或拒不配合治療并瞞報信息返崗復工的,公司能否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答:可以。在員工與確診的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病毒攜帶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后,員工應當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遵守政府規定,積極配合隔離治療或觀察,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疫情擴大。所以,無論員工出于何種目的,故意隱瞞病情并返崗工作,其行為本身不僅屬違法行為,更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就勞動關系而言,其行為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以員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關系。

5、在員工處于新冠病毒肺炎隔離治療期間或觀察期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企業能否以合同到期為由終止勞動合同?

答:不能,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在員工隔離治療期間或觀察期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合同期限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6、企業可否以經濟性裁員、無過失辭退(即員工患病、不勝任本職工作、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由解除處于新冠病毒肺炎隔離治療期間或觀察期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期間的員工的勞動合同?

答:不可以,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

7、用工單位能否將新冠病毒感染的員工退回給勞務派遣單位?

答:不能。參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用工單位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的規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或者因政府采取隔離措施以及其他緊急措施的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被派遣員工在用工單位期間的工資待遇等參照用工單位直接用工的相關政策。

8、因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是否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答:可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及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只是不能對處于新冠病毒肺炎隔離治療期間或觀察期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期間的員工采取經濟性裁員,但對于不存在上述情況的員工,并不存在裁員限制,只是,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建議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9、企業復工后,員工因疫情防控影響而未能及時返崗,企業能否視為員工“曠工”并且以曠工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答:不能。實務中“曠工”的認定需要考察員工是否存在違紀的主觀故意,員工因疫情防控措施等客觀原因確實無法按時返崗復工的,若企業直接按照曠工處理,缺乏合理性,除非企業能夠證明員工未按時返崗復工系其個人原因所造成的。所以,對于因疫情防控影響未能及時返崗復工的員工,企業應主動向員工了解原因,優先考慮安排員工帶薪年休假,調休假,或經雙方協商一致的無薪休假。

三、工資篇

1、延期復工期間(即:1月31日至2月9日期間),企業需支付員工工資嗎?

答:(1)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要求,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在春節假期延長假期間(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企業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工資報酬。

2)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要求,除特殊情形外,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于2月9日24時。2月3日至9日未復工期間,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人社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人社廳明電[2020]5號)關于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符合規定不受延遲復工限制的企業,在此期間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依法支付勞動者工資。其中,企業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報酬。

即:2月3日至9日,企業應安排員工休息并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正常支付工資;若公司符合相關要求提前復工的,2月3日至7日,企業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正常支付工資,而2月8日-9日本系休息日,若企業仍安排員工工作的,企業則應給予補休或按規定支付200%加班工資。

2、2020年2月10日后,因企業受疫情影響仍然無法正常復工,該停工停產期間,如何支付員工工資?

答: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關于生活費的計算標準各地并不一致,應以當地規定為準,如北京市、安徽省、山東省生活費的標準是最低工資標準的70%,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生活費的標準是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上海市、天津市的生活費一般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3、員工處于疑似患病或作為密切接觸者在被隔離期間,企業應否支付該員工工資?

答: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結束。所以,對于員工作為新冠病毒肺炎的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觸者,在其被隔離治療或觀察期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仍應支付該員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

4、員工被確診患有新冠病毒肺炎且處于停工治療期間,該員工的工資如何支付?

答:企業應當依法保障患病員工享有醫療期和病假工資。根據原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公負傷醫療期規定》和《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相關規定,員工被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需停工治療的,依法享有醫療期。醫療期間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病假工資,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國家或省市有特殊規定的,按相關規定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有關人事管理制度執行。

5、因在重點疫情防控地區未能及時返崗復工的員工,企業是否還需要繼續支付工資?

答:對于非因疫情被醫學隔離觀察,但因在重點疫情防控地區未能及時返崗復工的員工,企業可以優先考慮安排其年休假,并依法支付年休假工資。員工因疫情影響未復工時間較長的,企業可安排員工待崗,并支付工資或生活費,或者,企業經與員工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實行調薪或安排無薪休假。

6、外地返崗復工的員工,返回工作地后并自行隔離期間,企業是否應當支付工資?

答:外地返崗員工在返回工作地后自行隔離期間,企業應嚴格落實隔離的要求,可以安排員工在家遠程辦公或者安排休帶薪年假,在此情況下,企業應當按照其正常出勤的工資標準向員工支付勞動報酬。若員工不同意遠程辦公,也不同意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員工協商,安排休年休假或者協商工資待遇,如協商不成的,可以按無薪事假處理不予支付工資。

7、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復工復產期間,企業能否對員工進行調崗調薪?

答:經與員工協商一致,企業可以對員工進行調崗調薪。基于疫情防控期間各方共克時艱的原則,企業為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的持續影響,采取調崗調薪具有合理性,但調崗調薪同時涉及對勞動合同的變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而,鑒于調崗降薪屬于對勞動合同的變更,原則上需要雙方協商一致,經與員工協商一致,企業可以對員工進行調崗調薪。

8、因各地政府部門相關政策就復工復產及相關勞動用工待遇標準的規定存在差異,存在多地用工情形的企業應如何具體執行相關規定?

答:企業應以勞動合同實際履行地的有關規定為準,除非企業注冊地的相關待遇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標準,且勞動合同約定按照企業注冊地有關規定執行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四、醫療期及工傷篇

1、員工未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但處于被隔離或醫學觀察期,該期間是否計入醫療期?

答: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的規定,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員工未被確診但處于隔離或醫學觀察期的,該員工并非實際患病或負傷,僅系因疫情防控需要而被采取隔離措施,所以,該期間不應計入醫療期,且企業應當支付員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人員因履職感染病毒,是否屬于工傷?

答: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以及《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已參加工傷保險的上述工作人員發生的相關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和單位按工傷保險有關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法定標準支付。

3、企業復工后,員工在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是否屬于工傷?

答:不屬于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屬于工傷。嚴格按照上述規定,員工在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不屬于工傷。

4、企業委派員工前往湖北出差過程中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是否認定為工傷?

答:應按視同工傷處理。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四)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為疫區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因而,對于由企業委派到湖北出差的員工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應當參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第四項的規定視同工傷。

5、員工從事志愿活動期間發生意外事故的,是否屬于工傷?

答:存在被認定為工傷的可能。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因而,企業員工在從事服務公共利益的志愿活動中發生意外事故,存在被認定為工傷的可能。

6、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安排員工居家辦公的,員工在此期間發生事故傷害的,是否屬于工傷?

答:應具體結合是否屬于在工作場合及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導致事故傷害而定,即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員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因員工居家辦公是出于企業安排,所以,員工的住所應視為工作場所,若員工在完成工作任務期間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反之,則不屬于工傷。

7、對于已被確診患新冠病毒肺炎的員工,企業是否需要支付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答:企業已為員工繳納基本醫保的,醫療費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社保基金按規定支付后,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實施綜合保障,企業無需再對員工醫療費承擔任何責任。但是,若企業未為員工繳納醫保的或者未足額繳納醫保的,醫保基金先行墊付及由醫保承擔的醫療費,最終需要由企業來承擔。

根據《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保障的緊急通知》、《進一步明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及異地就醫患者救治費用保障政策》及《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經費保障政策的通知》的要求,對新冠病毒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后,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均明確參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得不到及時救治。






注明:以上相關問答僅代表原文作者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賴立明律師觀點,需要詳細了解請與正規法律機構咨詢。




賴立明  律師

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房產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執業律師,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律師志愿服務團成員、深圳福田法院特邀調解員。

從事法律工作十余年,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及法律執業資格。自執業以來,先后擔任多家企事業、政府的常年或專項法律顧問,為客戶的風險防范、勞動人事、公司治理、盡職調查、并購重組、代理訴訟等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承辦及參與多起民商事訴訟案件;參與多個地產項目的融資、并購、交易等法律服務過程,熟悉房地產開發、融資、建設、銷售、租賃等各個環節的流程及法律法規。

賴立明律師的主要執業領域包括:房地產、信托、公司、合同、企業并購重組、不良資產清收及處理等民商事領域;擔任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熟悉公司勞動人事制度;曾參與的案件(訴訟、仲裁)數量高達數百件,累計的涉案標的高達十數億,有豐富的訴訟及非訴訟經驗。




關于平臺
平臺簡介
平臺網絡
招賢納才
平臺服務
服務定位
服務內容
服務方式
服務聯盟
聯盟介紹
聯盟構成
加入聯盟
聯系我們
電話:0755-22662277
傳真:0755-26614009
網站導航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女欢女爱第一季| 一级黄色a级片| 女人扒开腿让男生猛桶动漫| 一区二区手机视频| 大炕上各取所需|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91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两个人的视频www免费|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h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2021光根影院理论片| 国产无套在线播放|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欧美老熟妇乱大交xxxxx|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日韩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538精品视频| 国产又大又粗又硬又长免费|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免费日产乱码卡一卡|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